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若果亲注册后不能发帖请点击 在线咨询QQ交谈 哟!

成都西部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摄影网|四川摄影行业网络联合媒体体|成都市摄影师协会 主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描我的微信公众号吧!
点击我可以找到我们哟!
若果亲注册后
不能发帖请
点击这里咨询我哟!
查看: 1046|回复: 1

2022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公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7 09:32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2-7-26 16: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公布
    镜头是最诚实的记录者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亦称普利策新闻奖,是于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的奖项。上世界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新闻界的奥斯卡”。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

           在普利策颁发的 21 个类别里,又以摄影类型的“普利策特写摄影奖(FeaturePhotography)”与“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最受关注。这两个新闻摄影奖项本是一体,创立于 1942 年,直到 1968 年才一分为二。今年正好是创立第 80 周年。从 80 年前到现在,摄影技术不断升级,人类生活不停变化,摄影师们用瞬时影像捕捉着世界的大小事件。
          2022普利策,摄影奖项仍然是最受关注的奖项,让我们随着记着的镜头去感知普利策记录的那些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的震撼人心的场景吧。



    (一)鲜活淋漓的突发新闻现场

          3.jpg       
    ▲ 摄影师:Jon Cherry
        获奖的美国国会大厦袭击事件组图共有 15 张,第一张就拍下了身着格子衬衫的约瑟夫·比格斯(Joseph Biggs)带领着他的组织“骄傲男孩(The Proud Boys)”聚集在国会大厦的东面,此时空中已经乌云密布。


    4.jpg
    ▲ 摄影师:Samuel Corum


    5.jpg
    ▲ 摄影师:Win McNamee

          警察试图阻止驱逐抗议者,但他们依旧突破了大厦东门的防线。


    6.jpg
    ▲ 摄影师:Win McNamee
          摄影师 Win McNamee 捕捉到这一转瞬即逝的画面,抗议者 Nicholas Rodean 在参议院会议厅附近下楼梯时挥舞着红色旗帜,旗子上写着“特朗普是我的总统”。而他身后清晰的巨幅画作是来自美国画家威廉·亨利·鲍威尔(William Henry Powell)在 1865 年创作的油画《伊利湖之战(The Battle of Lake Erie)》,这幅画被视作美国胜利的标志。


    7.jpg
    ▲ 摄影师:Win McNamee
          Win McNamee 的这张摄影作品同样拍到了两幅名画,左上角的《伯戈因将军投降(Surrenderof General Burgoyne)》和右上角的《康沃利斯侯爵投降(Surrender of LordCornwallis)》,抗议者 Adam Johnson 抱着众议院议长的演讲台从名画间准备离开,整个画面显得滑稽。

    8.jpg
    ▲ 摄影师:Win McNamee

    9.jpg
    ▲ 摄影师:Drew Angerer

    10.jpg
    ▲ 摄影师:Drew Angerer

          整组作品里,最多的是混乱瞬间,警察与抗议者对峙,警察掩护众议员离开大厦。


    11.jpg
    ▲ 摄影师:Win McNamee

    12.jpg
    ▲ 摄影师:Jon Cherry

    13.jpg
    ▲ 摄影师:Spencer Platt
         几张人物特写也非常有张力,第一张 Jacob Chansley 用涂着油彩的脸在众议院高喊“自由”的瞬间呼之欲出,第二张也似乎能感受到锤碎窗户的愤怒。

    14.jpg

    15.jpg

    16.jpg

          去年,阿富汗受到全球关注,在塔利班武装的攻势下,胶着了 20 年的美军匆匆撤离阿富汗,来自西雅图的摄影师 MarcusYam 就拍下了珍贵的现场摄影,记录当地各种人群的复杂境况,这组照片同样由 15 张组成。
          第一张照片采用了仰视视角,拍下一架军用运输机正飞过 Emal Ahmadi 和他的家人、亲戚的头顶。他们聚在一辆被焚毁的汽车周围,汽车此前就停在首都喀布尔(Kabul)的一个社区居民区内,却误遭美国无人机的攻击,没有塔利班武装人员被命中,但包括 7 名孩子在内的 10 个平民因此意外丧生。


    17.jpg

    18.jpg
          与孩子相关的这两个视角也让人揪心,一个男人抱着浑身是血的孩子前往喀布尔机场,旁边另一个男孩面露痛苦。在机场入口附近的检查站,妇女和孩子们蹲在烈日下等待检查,离开阿富汗。


    19.jpg
          视觉冲击强烈的还有这一张,背对着镜头的是来自阿富汗媒体《EtilaatRoz》的两位记者内玛特·纳齐迪(Nemat Naqdi)和塔奇·达里亚比(Taqi Daryabi),他们因为报道了阿富汗妇女为争取权利的抗议集会而遭到塔利班武装的毒打,伤痕触目惊心。


    20.jpg
          这张作品的主角是阿富汗女性活动家莱拉·海达里(LailaHaidari),她在去年八月被迫关闭了自己的咖啡馆 Taj Begum,她说“在那里,所有带着伤口的女性都可以互相交谈,这家咖啡馆触动了很多人,让人重获新生”。Taj Begum 过去是喀布尔的一个文化支点,但目前已经成为了“塔利班开创的新秩序的牺牲品”。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在 Marcus Yam 的镜头里,有看着塔利班士兵巡逻的乘客,有反塔利班的抗议者的愤慨,有自杀式炸弹袭击的受害者的痛楚,也有塔利班士兵暂时放下武器进行晚祷。摄影师对这段特殊时期的纪录鲜活淋漓,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把屏幕这端的观众带到冲突、斗争和秘事的前线。


    26.jpg


    28.jpg

    27.jpg

    29.jpg

          入围今年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作品也值得一看,这是由《纽约时报》匿名自由撰稿人拍摄的一组缅甸军事政变的照片,摄影师冒着极大的个人生命危险,捕捉现场的猛烈冲突,生死离别。z
         值得关注的是,这组照片也入选今年荷赛奖,十分难得和值得思考。



    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7 09:32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16: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生离死别的疫情生活日常

          普利策特写摄影奖则是由多张照片组成的专题摄影,今年该奖项颁给了由路透社 4 位摄影师在印度拍摄的疫情生活组图,这组作品也从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的候选名单中移出,评审团认为其“平衡了亲密感和破坏性,同时为观众提供了高度的地方感”。

    31.jpg
    ▲ 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组图的第一张就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镜头聚焦在印度哈里瓦的昆布梅拉节(Kumbh Mela festival),一位印度教裸体苦修者(Naga Sadhu)在进入恒河圣浴之前,戴上了口罩。节日举办于去年 4 月,而在 4—5 月,印度的病例爆发式增长,由于氧气短缺,许多患者在医院窒息而亡。  
          拍摄这张照片的是驻印度的路透社首席摄影师丹尼施·西迪基(DanishSiddiqui),2018 年他也曾获得普利策特写摄影奖,去年,他在巴基斯坦边境报道阿富汗冲突时遇难身亡。


    32.jpg
    ▲ 摄影师:Amit Dave
          这一张也充分体现了评审团所说的“高度的地方感”,在印度哈迈达巴德郊区的砖窑内,医护人员正在测量一名妇女的体温,她的服饰和纱巾色彩艳丽,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也和其他照片里晦暗的疫情环境形成色彩冲撞。  

    33.jpg
    ▲ 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34.jpg
    ▲ 摄影师:Adnan Abidi

    35.jpg
    ▲ 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整组作品里几乎一半的照片都与死亡相关,家人因新冠死亡的男人痛哭失声;火葬仪式上,穿着防护服的亲人相互拥抱安慰;19 岁男孩在母亲的遗体前埋头跪下。  


    36.jpg
    ▲ 摄影师:Adnan Abidi
          一具尸体躺在火葬柴堆上,身后是大规模火葬的熊熊烈火。在这组作品里,除了亲人痛别,还有一些死者甚至无人知晓名与姓,他们成为了死亡人数统计名单上的一个数字,但在镜头里,他们的生命仿佛还未远去。
    37.jpg
    ▲ 摄影师:Adnan Abid
          在新德里的一个火葬场,一家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 Ashish Kashyap 和 Naman Sharma 正提着装有满满一袋骨灰的袋子,它们来自一些无人认领的新冠死者。


    38.jpg
    ▲ 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同样在新德里的火葬场,这些小盒子里装着的骨灰盒与骨灰袋正等待浸入恒河,完成最后的仪式。


    39.jpg
    ▲ 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从空中俯瞰大规模火葬新冠死者的场景,火光滔天的火葬场与旁边一墙之隔的静谧居民区形成强烈对比。


    40.jpg
    ▲ 摄影师:Adnan Abidi
          在印度北边的村落里,病例激增,一名男子正守着他发高烧的妻子,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她只能在临时诊所输液,吊瓶就挂在斑驳的粉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友情链接网站:          
                  

    小黑屋|手机版|四川摄影网|四川摄影行业网络联合媒体|成都市摄影师协会 主编 ( 蜀ICP备12006102号 )  

    GMT+8, 2023-5-28 17:26

    四川摄影网 V3.0  2012-2022

    ©成都西部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蜀ICP备12006102号)

    Powered by Discuz! X3.2

    法律顾问: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